与病毒擦肩 与信仰并肩

自华邑酒店疫情防控专班组建后,22小时完成全部人员转运,313间客房已全部完成入住,接收转运人员420人,并实现密接、次密接、中高风险的分层入住。

image.png

“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只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疫情就是命令,得知隔离酒店防疫工作有需要,海发集团党办副主任王建波同志主动请缨,带领着海发集团6名年轻的专班同志入驻了隔离酒店,并统筹综合组、医务组、安保组、后勤保障组四个工作小组30多名干部扎根在防控一线,在与病毒最近的地方展开战斗。

image.png

作为各隔离点最年轻专班的“指导员”,不仅要当好疫情防控的执行者,更好发挥“大脑”的作用。入驻酒店后,建波同志组织专班迅速开展防疫知识的集中攻坚学习,确保专班成员熟知岗位职责、防疫要求、管理规定和应急处置流程,按照每个队员的自身特点进行科学分工,并且依托华邑酒店较为优良的硬件条件,集中在流程规范、制度优化、细节方面展开有针对性的攻坚工作。经过几个日夜的奋战,工作组快速介入和推进各项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连续制定了《华邑酒店“一对一”消杀机制》、《阳性案例应急处置机制》等多项工作机制,专班工作在顺利完成第一阶段集中收治后,进入到细节再优化、机制再理顺、防控再严密的第二阶段。

如果说“每日晨会”不仅是一个铁打不动的制度,是同志们集思广益、思想碰撞的最佳平台,那么坚持每天下了夜班后带领队员们总结和改进工作方法,总结一天工作得失,就是最佳的工作“复盘”。专班团队坚持了每天“三班”的工作原则,早中晚,每天工作近16小时,尤其是开始的几天最少一天只能休息两个小时。“这是一场关键的战斗,在这里的每一刻我们的精神都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有大爱,才能做大事。用同理心待人,他是隔离客人的“纾困员”。中秋节前,王建波和专班同志给入住酒店的415位隔离客人们写下了《致华邑酒店“新居民”的一封信》,字字真切,他把酒店唤成“新家”,把客人们称为“父老乡亲”,与客人们分享了“新家”全体人员核酸阴性的好消息,还送去了中秋节的问候,一个暖心举措将“家人们”因为不了解防疫要求出现了不理解的情绪、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出现的焦虑情绪都抚平了,两个小朋友客人还送来了他们的“感谢信”,用真挚的言语、稚嫩的画笔反馈着专班同志。同时,在此之后专班从未收到任何个投诉事项他说:“你看,学会换位思考,不理解的声音就会消失;同情同理,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新的人生境界。”

image.png

防控工作没有一帆风顺。在工作开展最为有声有色的时刻,专班迎来了国务院督查组的突击检查。“距离你们的隔离点还有2分钟车程”,接到检查的命令,年轻的心只好收拾起慌乱,迎接着最为严苛的检查。“督导组反馈的5个问题,必须要在一个小时内作出说明并提出整改举措”。针对这些问题,酒店专班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并通过重复查证监控资料、现场查实等方式,核实有关问题,并认真提出整改措施。

面对工作的挫折,年轻的九零后队员们抽起了烟,焦虑涌上心头。然后疫情防控不进则退,不能沮丧,不能悲观,也没有时间悲观沮丧,只能继续迎难而上。而在新一天的早会上,专班的“指导员”已经重新燃起工作的激情,带领专班重新振作精神,把工作的问题当作新的起点,改进工作方法、排查工作漏洞、建立督查机制……新的工作标准和新的工作举措又在诞生了……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组织需要我能上,使命是什么,使命是“大敌”当前我先上。针对近期(24-26日)将有大批客人符合解除集中隔离观察条件,尤其是面临着84位幼儿园小朋友、老师、家长的转运工作,专班人员提前做好准备,按照“有序出,有序进”的原则,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并及时布置消杀和清洁任务,以便有序接收新入住隔离人员;同时编写《给即将解除隔离的你》一封信,告知相关人员解除隔离流程,安抚相关人员情绪,做好沟通工作,确保解除隔离工作有序进行。

“这个世界需要一点英雄主义,但我们只希望无一例阳性”。专班工作至此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他们的故事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