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
市委市政府召开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企业代表座谈会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市长庄稼汉等市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精准扶持的办法举措,努力做强做大千亿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逆势成长,我市的企业和研发团队表现抢眼。从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测温仪、负压车等防护用品生产,到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发供应、抗病毒预防喷剂的试制等,我市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了硬核担当。
胡昌升说
我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厚积薄发。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变化、人们健康观念转变,生物医药产业还将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巨大。希望各家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努力推出更多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更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抢抓机遇、前瞻布局,紧盯新需求,瞄准前沿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以商招商、服务发展,立足自身优势,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圈。
胡昌升表示
市委市政府将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不遗余力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好服务保障。我们将充分吸纳企业家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标一流城市标准,不断提高政策含金量;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更大力度查缺补漏,为企业提供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高精准服务水平,为企业安心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庄稼汉强调
要抢抓发展机遇,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希望各企业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做强做大我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突出发展我市有基础、有优势的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新型制剂和创新化学药、中药和天然药物等重点领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打造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要强化改革创新,全力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积极搭建高校、医院与企业对接平台,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和新产品应用。要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全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检测和研发平台建设,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领导林文生、黄强、黄文辉、国桂荣参加座谈。
企业家声音
会上,13家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分析行业发展现状,探讨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就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完善园区开发运营机制、健全公共服务平台等,提出意见建议。市领导当场予以回应。
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学国
未名生物医药立足厦门21年,是北京大学和厦门市政府合作的结晶,从扎根厦门到取得如今的成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关怀与帮助。未来我们将继续重点发展新药研发、产品制造等,加快北大生物园的提升改造,建设国际生物经济孵化器,通过实施“百千万亿”工程,成为世界知名生物医药集团。期盼我市相关政府部门能进一步综合考虑该行业与新药研发的特殊性,进一步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研发工程,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研发补助等政策,加大对企业开展新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在土地扩容上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
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墙世发
全国有很多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我们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扎根厦门已近50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的八宝丹等中医药被列入国家、省的中药防治方案,目前我们与浙江大学即将开展一个新科研合作项目,期待我市能帮助企业站在更高角度制定产品战略,真正将企业资源与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有机结合利用起来,让中医药在“后疫情时代”发挥更大作用。我市目前已启动了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我们在沙坡尾建了一个中医药文化馆免费开放参观,期待也把中医药文化纳入到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中。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立谋
艾德生物经过在厦门十多年耕耘成为全国领先的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得益于厦门良好的创新创业成长土壤与产业优势。我们在创业过程中,获得了各级部门许多关怀与帮助,不少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各相关政府部门十分用心于行业规划、引导等,出台一系列有力政策,企业抓住热点、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因此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把与国际接轨当做使命与目标,努力打造来自厦门的国际品牌。希望我市能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做好定位,将此作为战略性规划形成独有特色,吸引更多人才资源;与此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更精准地引进产业链上企业,补全完善全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链。
(来源:厦门日报)